ICT深度观察十大趋势发布: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
人民网北京12月23日电 (申佳平)今日,在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2022年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上,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发布“ICT深度观察十大趋势”。她表示,各国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全球数字经济正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速前进。
十大趋势分别是:数字经济持续稳步增长,数实相融进入加速轨道;数字治理规则深刻调整,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各行业迎来系统性变革;“双碳”战略系统部署,数字化绿色化同步推进;“三维”坐标定义方向,牵引AI走向工程化落地;ICT技术集成应用深化,产业发展开拓增长空间;5G融合应用扬帆远航,规模化发展成为主旋律;信息网络多维演进创新,算力供给多元异构泛在;多路径体系化协同创新,先进计算供给能力升级;网络安全“四新”延伸,培育构建数字安全体系。
图片来源:中国信通院
王志勤表示,数字经济成为支撑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有望维持年均约9%增速,预计2025年规模超过60万亿元。同时,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深入,数字化转型的压力、意愿等显著提升,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2021年全球数字化支出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未来三年(2022-2024),数字化支出的平均增速预计将达到17%,比之前三年高6个百分点。
在数字化治理方面,王志勤表示,数字经济治理进入注重市场监管和权力规制新阶段。其中,数字经济监管规则密集重构,围绕竞争、数据、算法相关的制度规则加速健全。数字市场监管将步入常态化,企业各种行为的违法边界将逐步清晰。驱动资本扩张的逻辑将转变,专注创新和竞争力打造。
“随着数字化发展的不断深化,网络空间与物理世界加速融合,带来安全‘四新’变化。”王志勤具体介绍,一是新对象。安全保障的对象从传统IT层面延伸至IT/OT融合领域等,例如工业数字化设备、联网汽车等。
二是新目标。安全能力建设的目标,从过去的保障网络系统等平稳运行、风险消减,拓展到信任和价值层面,还需要保障数字化过程的安全和信任,以及确保数据要素安全流通和数据价值安全释放。
三是新威胁。除了传统的攻防威胁外,人工智能等技术内源的算法缺陷,以及外部管控制裁等不稳定因素,给数字场景带来了新的安全不确定性。
四是新措施。安全保障手段向着融合化、智能化、主动化等方向发展,协同联动供给安全保障能力。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 深圳创新创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旨为一体化推行法治体检
- 四川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 对五大支柱产业影响几何?
- 建德航头镇: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雏形已成
- 上城区四处安置房陆续完成竣工验收 居民离幸福更近一步
- 接轨“共富班车”!建德全面推进电子劳动合同浙里签应用
- 双浦镇全面推行数字化耕地保护!“人防+技防”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 杭州进入“动态清零”窗口期 全市新冠疫苗接种进度逐步回升
- 上城区四处安置房陆续完成竣工验收 居民离幸福更近一步
- 打造高质量就业创业首选地 钱塘区打造“宜业钱塘”新模式
- 以国家级“新城建”试点改革为重点 杭州探索城市治理现代化路径
- 打击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杭州开展美容美发行业专项检查
- 聚焦中国茶·2021产业高峰论坛 共话茶公共品牌发展之路
- 外交部:美方应改掉好为人师、充当国际警察的坏毛病
-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运行平稳 累计成交额58.02亿元
- 湍急江流中,一位教师的“最后一课”
- 专家解读最高检制发检察建议:将成为检察监督新常态
- 长春至长白山2小时18分钟可达 沈佳高铁白敦段今日开通运营
- 中国的扫雷援助: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利用“精残”患者做低俗直播 法律绝不允许
- 名校生“流浪”:别拿“读书无用论”以偏概全
- 冰雪之花开遍大江南北(微观)
-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1》多维展现城市健康生态
- 擦亮平安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鼓楼区获评“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 2022考研有哪些新趋势?部分考生不再一味追求名校
- 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华北黄淮及南方大部有雨雪
- 中老铁路货运稳步增长
- 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举办
- 串起贵州美丽风光
- 四川稻城打造天文科技旅游目的地
- 中国旅游走进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