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科技下乡激活内生动力
河北邢台 李东雪
曾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令当村很贫困,村里的地“碗一块,瓢一块,一个草帽盖三块”。如今,在“科技+产业”的助力下,令当村发展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产业村”。
扶贫先扶智、科技促增收。令当村的变化,得益于自治区科技厅充分发挥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在村里培育和发展高山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广西着力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按照“提能力、建队伍、送科技”的思路,服务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专题培训、指导一线生产、推广实用技术、引进科技成果……一系列举措,把先进的生产技术送到千家万户。有了技术指导,山区群众不用外出务工,在自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科技资源有效转化为致富动能,切实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里的生活越来越好。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以科技下乡推动农村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转型,将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铺展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
临期食品降价别降监管
江苏连云港 吴学安
社交网站上,分享临期食品消费心得的参加者已达3万余人;购物平台上,相关网店经营不到两年,已有几十万粉丝;线下的商场超市,采用更为直接的“倒计时”定价法,加速临期食品的售卖……“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一段时间以来,临期食品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拒绝浪费、倡导节约,是社会共识。此前,江苏南京一家面包店因扔掉品相不好和当天未能售出的面包受到网友批评,并被监管部门责令改正。新出台的反食品浪费法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为处理临期食品提供了法律遵循。
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临期食品“就要过期”“品质下降”,为省钱而影响健康得不偿失。这种担忧也是一种提醒,临期食品价格可以降低,但食品安全丝毫不能放松。兜牢品质底线,畅通销售渠道,让临期食品物尽其用,更好促进买卖双方互利互惠,才能进一步建设好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24日 05 版)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 深圳创新创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旨为一体化推行法治体检
- 四川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 对五大支柱产业影响几何?
- 建德航头镇: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雏形已成
- 上城区四处安置房陆续完成竣工验收 居民离幸福更近一步
- 接轨“共富班车”!建德全面推进电子劳动合同浙里签应用
- 双浦镇全面推行数字化耕地保护!“人防+技防”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 杭州进入“动态清零”窗口期 全市新冠疫苗接种进度逐步回升
- 上城区四处安置房陆续完成竣工验收 居民离幸福更近一步
- 打造高质量就业创业首选地 钱塘区打造“宜业钱塘”新模式
- 以国家级“新城建”试点改革为重点 杭州探索城市治理现代化路径
- 打击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杭州开展美容美发行业专项检查
- 聚焦中国茶·2021产业高峰论坛 共话茶公共品牌发展之路
- 外交部:美方应改掉好为人师、充当国际警察的坏毛病
-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运行平稳 累计成交额58.02亿元
- 湍急江流中,一位教师的“最后一课”
- 专家解读最高检制发检察建议:将成为检察监督新常态
- 长春至长白山2小时18分钟可达 沈佳高铁白敦段今日开通运营
- 中国的扫雷援助: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利用“精残”患者做低俗直播 法律绝不允许
- 名校生“流浪”:别拿“读书无用论”以偏概全
- 冰雪之花开遍大江南北(微观)
-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1》多维展现城市健康生态
- 擦亮平安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鼓楼区获评“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 2022考研有哪些新趋势?部分考生不再一味追求名校
- 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华北黄淮及南方大部有雨雪
- 中老铁路货运稳步增长
- 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举办
- 串起贵州美丽风光
- 四川稻城打造天文科技旅游目的地
- 中国旅游走进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