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明文化论坛北京昌平开幕,国宝级文物首次外展
(资料图)
千龙网讯(记者 刘美君)7月8日,以“臻美大明 溢彩彰华”为主题的2023明文化论坛在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举办,发掘传承明文化精华,传递出丰富的明文化内涵,共探文物活化路径。
本届论坛由一场主论坛、5场主题论坛、一场国际学术研讨会、3场主题文物展和10项系列文化活动组成,从不同侧面对明文化内涵进行充分阐释,并通过贯穿全年的10项系列文化活动抵达市民,旨在进一步发挥昌平作为北京“三条文化带”唯一交汇区的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昌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全球明文化研究、交流和体验中心。
论坛深入贯彻“大众化、科技化、时尚化、国际化”发展理念,在归纳总结2022明文化论坛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呈现出五方面特色,从主题立意看,由陵到明突出“变”,从时间维度看,由点及面突出“全”;从空间维度看,多点支撑突出“广”;从大局贡献度看,呼应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突出“深”;从“文化产业+”角度看,培育新型消费突出“活”。五大特色释放出了更加丰富的明文化信号。
论坛设置了主旨演讲、南北对话、现场连线、专家观点等多个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明史学会名誉顾问毛佩琦和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邱跃等近10位专家学者,围绕《美学视野下的明文化》《王学和左派王学的社会价值》《<永乐大典> 对当代文化建设的启示》等主题深入交流,共享明文化研究成果。现场,北京明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还进行了“南北对话”,双方负责人围绕《明代遗产保护与明文化活态传承》进行探讨,共促明文化历史融合发展。
除此之外,论坛上还与明十三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 周年纪念活动的第二现场连线,纪念明十三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20周年活动不仅有助于清晰呈现明十三陵的历史空间格局,还将大大提升十三陵景区的世界知名度,吸引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助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主论坛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明文化专项基金同步成立,该专项基金将在资助明文化有关文物保护修缮、推动学术研究开展、推进明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传播、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新时代明文化保护利用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据了解,本届明文化论坛议题在设置方面,突出考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内容,邀请了60位文化名人、知名学者,分别在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北京服装学院、国家典籍博物馆等场地围绕文化遗产、文旅融合、数字文博、服饰美学、永乐大典等5大主题展开学术探讨交流,进一步实现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让明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 2023明文化论坛北京昌平开幕,国宝级文物首次外展
- 加法和乘法交换律能证明吗?
- 印度西孟加拉邦发生暴力冲突 已致9人死亡
-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 野生大熊猫普查不靠“数”要靠“算”
- 一个人是不是很穷,看他的微信上这三个细节就知道了
- 怎样吃更健康?了解平衡膳食八准则
- 宁波:快递小哥有了自己的学习园地
- 美国将颁布对华投资最严禁令,还没拉动G7,荷兰的风向先变了
- 亚星客车:7月7日融资买入383.69万元,融资融券余额5763.29万元
- 习近平考察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 圣泉集团:融资净偿还4769.95万元,融资余额2.74亿元(07-07)
- 海关总署: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
- 痘痘吃什么食物 哪些食物有助于祛痘
- 中国国航(00753.HK):7月7日南向资金减持216.6万股
- 股票行情快报:东百集团(600693)7月7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02.22万元
- “烧”掉170亿憋不出一辆车!“中国特斯拉”被发“死亡通知书”
- 通讯:中企助安哥拉贫困地区实现教育梦想
- 金融管理部门善始善终推进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 着力提升平台企业常态化金融监管水平
- 女子到男友家被原配发现, 爬窗户逃走, 路人大喊“窗户上有人”
- 前妻带走房产证,盲人父亲无法送孩子入学
- 中央气象台7月7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智能儿是男是女?性别是什么?
- 热交换实验虚拟仿真软件:探索高效安全的学习之道
- *ST长方:公司全光谱产品已投产 幻彩产品已试产完毕 高光效产品预计于下月逐步投产
- 这份毕业礼,准备了六年
- 法国组合赫伯特/马胡第二次问鼎法网男双冠军
- 广州南沙多举措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全部国产系统,都是基于linux修改,为何不从0开始100%自研?
- 郭刚堂找到儿子后的726天:幸福的菜贩子和不太好当的爹,案件结束不是终点
- 23岁男网红早逝,家人终认可